一、政策背景与发展机遇
2025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启动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并提出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条件、关键指标与支持政策,为全国范围内近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
《通知》提出零碳园区应满足四大条件: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高新区);具有明确边界;具备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能力;3年内无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此外,核心评价指标为“单位能耗碳排放”,并辅以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资源循环利用率等引导指标。能源供给方面,应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支撑,推动源网荷储协同、绿电直连等技术路径推动园区绿色转型。
二、技术融合:EMS3.0平台契合政策方向
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正是面向零碳园区打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融合了“源-网-荷-储-充”全链条资源调度能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
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正好契合政策导向中“源网荷储协同”“清洁能源供给”“智能化管理”等要求:
(一)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体系
EMS3.0支持园区光伏、储能、电动车充电设施等多源接入,通过智能调度实现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纳、自发自用,并通过储能系统削峰填谷、优化电价响应,与国家要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路径高度一致。
(二)智能运营与预测优化
平台具备负荷预测、光伏发电预测、电价分析等数字化调度能力,支持动态优化决策,在年度、时段等多个层面实现运行成本最小、绿电利用大化,与《通知》倡导的智慧能源系统设计理念一致。
(三)碳排数据管控与决策支撑
EMS3.0内置碳排放管理模块,可实时监测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核心指标,并生成趋势报告、碳盘查报表,为园区碳市场参与、绿色金融支持提供决策依据,符合国家推动绿色资产管理的指引。
(四)智慧运维与安全管理
平台支持设备状态监测、预警告警、运维档案、专家报告等功能,保障园区能源系统安全、环保稳定,满足政策要求的安全运营基础条件。
三、典型示范路径与应用场景
国家文件及地方试点均强调微电网、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光储直柔”等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重要性。安科瑞EMS3.0平台在这些场景中具备广泛应用价值:
园区级“光储充”微电网试点:如常州市新北区打造的“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微电网”,年产绿电约700万kWh,减排约7000吨CO₂。EMS3.0可实现此类系统中“光伏+储能+充电桩”资源的协同调度。
长三角昆山碳‑12坊园区:其采用智能微电网和能源管理平台,监控分类分项用能及碳排,每年约生成210万kWh绿电,减排约1050吨CO。EMS3.0可为其提供实时调控与碳排追踪支撑。
城市能碳智能体构建:政策文件提及以微电网群及虚拟电厂为“末梢神经”,将屋顶光伏、车棚等资源柔性聚合,实现城市与园区能源协同。EMS3.0可作为节点平台接入城市级运营平台,实现上下联动。
四、实施建议
1.场景划分与系统规划
对园区进行边界划定,明确“园中园”边界,梳理现有用能与新能源装置,并规划微电网节点布局,如光伏屋顶、储能站、充电桩等。
2.制定能碳目标与指标监测体系
基于“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结合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资源循环利用等,引入EMS3.0平台进行持续性监测与统计。
3.构建数字化调度与策略优化机制
通过负荷与光伏预测模型,实现电价套利、削峰填谷等策略,调度储能与可调负荷,提升能源利用效益并响应绿电直连政策。
4.运维闭环与安全管理
构建设备台账、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运维报告等闭环机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政策要求。
5.引入外部支持与申报支持机制
结合《通知》中对绿色金融、专项债、政策性银行信贷等多渠道支持政策,引导园区与专业机构、技术企业合作,加快项目申报与落地。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发改委2025年发布的零碳园区建设政策为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在零碳园区打造中提供了明确的制度、资金、技术和方向指引。安科瑞EMS3.0平台凭借源网荷储协同、智能调度、碳数据管控与安全运维等核心能力,契合零碳园区建设要求。通过系统规划、数字化管理、碳排监控与多种能源协同调度,EMS3.0能为园区实现近零碳能耗运营发挥关键支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