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能耗事业部
行业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13917764952

手机:17269725322

邮箱:2885291201@qq.com

QQ:2885291201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 育绿路253号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在企业储能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5-06-10 作者:admin 点击:22次


摘要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与电力市场机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储能电站在实现绿色用能、优化电力结构、降低用能成本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面对多元化的能源接入、复杂的能量调度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电价策略,传统的电力管理手段已难以胜任。本文基于安科瑞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探讨其在企业储能电站中的结构构成、功能优势及实际应用成效,分析其如何通过“源网荷储充”协同控制,实现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1. 政策背景

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快速提升,电网面临不稳定性和调度压力,企业用电成本则因峰谷电价差扩大、代理购电价格上升而不断攀升,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普遍偏低,进行大功率发电还需要挑选适合的位置场地,因此属于间歇式电源。同时,国家出台《推进新能源微电网试点建设办法》《“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并网型或离网型微电网,而微电网技术的提出,为利用这些新能源电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向,提升本地新能源消纳能力与能源自主管理水平。

2.市场需求

1749537432143.png

1749537620064.png

1749537739592.png


然而,企业储能电站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如下挑战:
多种能源接入但协同控制能力不足;

储能策略粗放,SOC调度缺乏实时优化;

数据分散,平台之间不互通;

缺乏预测能力与负荷响应手段;

能源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难以大化。

在此背景下,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Acrel-2000MG)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用能转型的关键工具。

3. 企业微电网应用场景

安科瑞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AcreL-2000MG满足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等设备的接入,对微电网的源、网、荷、储能系统、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诊断告警、全景分析、有序管理和控制,满足微电网运行监视多面化、安全分析智能化、调整控制瞻化、全景分析动态化的进行全天候数据采集分析,监视光伏、储能、等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健康状况,是一个集监控、能量管理为一体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以经济优化运行为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削峰填谷、平滑负荷,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与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为企业微电网提供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解决方案。

 

 1749538900543.jpg

3.1 系统结构

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由“采集层、控制层、应用层”三层构成,涵盖数据采集装置、通讯管理机、智能网关、边缘控制器和能量管理平台。

1749538706939.jpg

3.2 控制逻辑

1749539253908.png

3.3 方案架构

并网型

1749539339122.png

离网型

1749539553892.png

 3.4 系统功能

1749539687675.png

1749539795403.png

1749539858975.png

1749540178617.png

1749540215758.png

1749540247083.png

3.5 系统特点

1749540520838.png

3.7 硬件部分

1749540724577.png

 1749541173536.png

 1749541295741.png

 1749541466769.png

 1749541813320.png

 3.8 应用场景

1749541918850.png

1749541942096.png

4. 在应用案例

 1749542088185.png

在某工厂园区项目中,部署了200kW光伏、500kW/1MWh储能系统与若干充电桩。

原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白天光伏弃电严重;

夜间充电负荷冲击变压器;

电费结构无法理清。

引入Acrel2000MG微电网EMS后:

实现了储能的动态SOC管理与“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时放电”的经济调度;

平均月度电费节省约18%,年收益提升12万元;

企业实现100%光伏自发自用,光伏利用率提升至96%;

充电桩响应系统策略进行有序充电,降低瞬时冲击负荷,保障配电安全。

 结语

企业储能电站的建设不应止步于设备堆叠,而应注重系统协同与智能调控。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将能源数据整合、调度策略落地与运行过程闭环相结合,为企业打造了一套“可视、可控、可优化”的能源管理系统。

在“新能源+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时代,该系统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运维能力,更为构建低碳、安全、智慧的用能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